close

S__6545412.jpg

公司舉辦的演講,讓我第一次認識褚士瑩

他的演講很幽默有趣,會跟台下有很多的互動,因為他對別人的人生和見解感興趣

 

褚士瑩是美國的緬甸代表

美國一年有8週的特休假,但大部份的人都有點無法捨得直接狂玩8週,所以就會選擇結合興趣去找一份季節性的工作

像他同事有人很喜歡去喜馬拉雅山,就用這幾週在喜馬拉雅山當登山嚮導

又有人是喜歡冰川,就去冰川當嚮導

而褚士瑩喜歡旅行,所以29歲在荷蘭考了水手證,就可以搭乘豪華遊輪到處旅行(還能賺錢)

他在豪華郵輪負責的是教船上的水手如何做衝突解決,也算是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而且水手很忙一天頂多可以上課一小時,所以他有很多時間自己找事做,哈哈

 

因此他說:"旅行可以是一份工作"

也可以說成你的興趣(不見得是旅行)可以是一份工作

但每份工作就算是自己的興趣,做久也一定可以找到不想做下去的理由,所以他覺得每年利用八週時間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很棒

應該就是切換心情,一直做同樣的事做久覺得無聊,不同的工作切換著做就可以一直有新鮮感了吧

 

還有提到台灣人好像都不太敢連續放太久的假,擔心怕會失去工作

其實對自己有自信的話,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快樂也是自己才能讓自己擁有的,做讓自己更好和更快樂的事,是最值得的

而且他提到說不定在這幾周你自己就找到更棒更想做的工作,說不定是你自己不想回到原職位了

 

 

接著他開始分享他旅行體認到的十個意義:

1. 對世界保持源源不絕的好奇心

我也覺得好奇心對旅行來說是很重要的成份

像秋千就很充滿好奇心,讓懶惰的我也會多看到很多我平常不會想特別去看清楚仔細的東西  哈哈

 

2. 「行動自由」來自於「財務自由」,邁向「思想自由」

要先有財務自由才有行動自由是很簡單的道理

他詢問現場有沒有人在學生時期去國外交換學生過,現場剛好有一位女生有在畢業前去英國做了交換學生

他問她爸媽有幫她出錢嗎? 她感覺不想承認,所以褚士瑩很阿沙力的說那就當是一半一半好了!

然後問她那如果她爸媽看到新聞報導英國有爆炸事件,是不是她爸媽一句英國好危險不要去就不能去了

這就是行動自由來自於財物自由的部分。

 

而思想自由的部分,他先問在座有沒有人去做過working holiday?

很剛好的都沒有

他問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我自己是因為覺得難得有空閒出國的話比較想多花時間去看不同的地方,專心的觀光(冰島回來更深刻地有這個體悟XD)

他說他來告訴大家答案,就是因為在座各位太優秀了,如果去過working holiday ,用台語說是"謀菜"(台語的浪費)

而薪水22K的人說要去做的話,大家就會覺得剛剛好而已

因為太優秀可以賺很多錢,而無法不去、捨不得不去賺這個錢

所以就算財力自由了,還是沒有實際自由的感覺

 

我自己的觀點是,人生就是這麼三萬多天(活得到90歲的話),想做什麼就要去做,沒什麼好等的

 

3. 拋棄學校、家庭教我們的「正確答案」

這邊他說覺得學校教的東西很大部份都是用不到的知識,類似地球的圓周長多長,知道也沒什麼實際用處(有人說超人需要知道,不過我們不是超人XD)

還有說到家裡可能會從小灌輸自己一些觀念,其實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主要要說的就是靠自己去尋找自己親眼看到的答案

 

覺得多去不同國家觀光,一來可以觀察到別國真實的樣貌,同步還能反思台灣

如果能因此生出能讓台灣更好的想法就更棒了

 

4. 改變人生的可能性,隨時就在身邊

他的這個體悟是源自於登機門

這我也好有感覺

當你在登機門等飛機的時候,會覺得很神奇,明明這個時刻大家都是在這裡,就是在彼此的附近而已,但幾個小時後大家就會出現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開啟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視野

光想就覺得超酷的XD


5. 每個人都可以找尋第二故鄉

他先問在場的人有沒有人或身邊有沒有朋友常會說自己其實比較適合某某國家?

可能有人覺得自己跟台灣並不合

我現在突然想到應該很多對潮濕過敏的人會跟台灣氣候不合

他說借由旅行認識不同的城市,發現自己其實在哪裡生活會更舒適愜意

原生故鄉是不能選擇的,而第二故鄉是一個自己可以選擇的城市

但原生故鄉也是不能取代的,像他幾乎都住在國外,偶爾會回台灣待兩周,他會很想知道台灣的人現在都在想什麼,還是會希望跟台灣人有聯繫,所以他來演講也順便想跟台灣人面對面聊天

我好像懂這個感覺,出國在外,尤其是長途兩周以上的旅行,我都會蠻想念台灣的,還是希望能跟台灣人接上,搭上回程的班機會想趕快翻閱報紙

故鄉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他舉一個例子我覺得蠻有趣的,就是不要覺得住國外就是不愛台灣,就像你不會因為高雄人住在臺北就說他不愛高雄吧

真的餒~ 這樣一說突然覺得很有趣

而且高雄人到北部讀書或工作,回家的次數應該跟從國外回來也差不多,天數可能還不會像國外回來的天數多

 

開始自助旅行之後,發現愈來愈喜歡像過生活式的旅行,喜歡去體驗在不同城市生活,感受和觀察當地的人文氣息,突然覺得這可能就是在尋找第二故鄉喔~

 

6. 改變看待「現實」的角度

他說了一個教授朋友的案例

教授放假的模式不是一年有幾天特休,是幾年會休一次大的輪休,好像一休就是一年吧

他問教授朋友輪休的時候不就可以到處旅行了?

教授朋友說輪休的時候只有半薪但還要繳貸款,所以不敢花很多錢

褚士瑩問在座的人有什麼想法?

一位男同事說,那他可以前一年花少一點

整個跟褚士瑩要表達的方向一致,他說對呀~  他就跟他的教授朋友說了類似的話,他說那前一年只花3/4的話,那輪休這年就可以花到3/4啦! 因為1+1/2 = 2 x 3/4

這就是跟自己看到現實的角度有關

我覺得也可以說是看帶事情的範圍拉大,本來是只看到輪休這年只有1/2薪水,改變時間範圍後,變成兩年有3/2的薪水,這樣平均一年就可以變成有3/4薪水

 

聊完這個例子他說,就像你得先在事情發生前就做好準備,這樣就不用在想轉換跑道的時候還要擔心一些問題。

像我第一次換工作的時候存款確定能讓自己活兩年,所以就不會被錢綁住,不用擔心ㄧ離職就得開始挨餓或不能去做充實自己的事

這就呼應了第二點的"「行動自由」來自於「財務自由」,邁向「思想自由」"

 

7. 當別人生命中善意的陌生人

這邊是問大家有沒有在旅行中被陌生人幫助過?  然後接著問自己有沒有在旅行中幫過陌生人

很明顯前者比後者多

我個人覺得在旅行中比較不容易當幫助人的角色,像是在異地被問路完全幫不上忙,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就很容易。

旅行中幫助人,硬要想我只想到可能遇到其它觀光客,告訴他自己手中好吃的雞腿是在那買的  哈哈

 

在自己能力範圍能幫助人是開心的呀

 

8. 知道「我是誰?」

褚士瑩問大家有沒有被誤認成是別國人的經驗?

然後問大家通常被誤認成大陸人是不是都不開心? 但他說他發現有些台灣人去中國大陸旅行的時候為了比較便宜的門票又想假裝成是大陸人

 

他的意思我聽應該是要表達這些一下是大陸人一下又不是的人,對自己沒有清楚的定位

 

9. 旅行並不會因為行程結束而終止

他說會旅行的人,在行程結束之後不會有終止的感覺。

他問現場有沒有人有把旅行中的東西帶回來的經驗?

 

我說了自己從冰島帶回來的吃早餐的模式

在冰島志工們都一起吃志工營準備的糧食,通常是簡單吃牛奶配麥片,吃全麥或穀類麵包(沒有白土司),吃完還會吃水果。

覺得歐洲人飲食滿養身的,有一個奧地利女生甚至說番茄是她的每一天XD 每天都一定要吃到番茄這樣  哈哈

印象深刻還有義大利女生在煎培根的時候說如果被她媽媽看到一定會被唸慘,因為太油了! 養身耶~

 

他聽完說這就是一個例子,但是在台灣其實也很多人早餐會吃牛奶配麥片,其實沒多特別,但是對我來說可能吃牛奶麥片會讓我帶出很多回憶。

覺得超有道理的耶!

真的每次吃的時候都會想到在冰島做志工的日子

 

其實帶回來的不只吃早餐的方式,還有廚房的風格。

很喜歡當時志工一起住的小木屋的廚房裡有一個大木桌,大家一起圍在木桌旁坐著備料和聊天,煮飯瞬間變成不是那麼辛苦的感覺

然後煮完木桌擺上盤子刀叉,瞬間就變成餐桌了

不過最近有點覺得在台灣不容易執行,因為這樣整個空間應該都會超熱的,冰島是因為冷所以會覺得很溫暖吧

 


10. 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我覺得有故事的人,就是能用除了學歷、職業這些像填履歷要填的基本資料介紹自己的人。

像是旅行中發生的故事,都會成為屬於自己的故事,你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他說如果你喜歡跑步,你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地方跑,你就也會是個有故事的人。

 

 

接下來是Q&A時間

他送給大家一段達賴喇嘛的話

S__6545410.jpg


Q&A的時候我問了他有沒有成功找到自己的第二故鄉?

超開心自己有問,因為聽完他的回答覺得非常有收穫!

他說他很喜歡波士頓,但波士頓冬天非常冷又要清理積雪,他想到以後自己老了還要清理積雪就覺得很辛苦

另外還有全年都是夏天的泰國也是他喜歡的地方

所以他的第二故鄉是分天候的,春末秋初在波士頓,而其他時間則在泰國

真是太酷啦! 都沒想過還有這招,如果很難找到一個能夠一年四季都喜歡的城市,那就分不同季節在喜歡的地方就好啦~

為了溝通方便,他在泰國還有去上語言學校的課

讚讚!!

 

真是獲益良多的一個演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 的頭像
    JU

    HAJU ♥

    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