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一場的讀書會,特地早下班溜回家準時收看!期待將會獲得很多新知!!

結果真的是知識量有點多啊~ 一個半小時聽三本書,超豐富的無冷場

邊看直播邊記筆記,邊看其他人的留言還一邊忙著留言自己的心得,超忙碌啊XDDD

必須趕快來整理和記錄下自己的心得,以防之後忘記,就白聽啦XD

 

第一本是"參與感行銷時代"

先提到三個重點:專注極致口碑

首先剛開始做產品的時候,就是要專注於一個商品,將商品做到極致,然後有口碑

極致基本上需要強大的團隊。

口碑靠的是互聯網。

那用戶的反饋也是很重要的。

 

再來提到的是內功和外功。

內功:產品的本身,本身好不好。

外功:社群行銷。

在剛開始的時候內功非常重要,因為會影響你公司的口碑,口碑在一開始就建立了。

 

下一段是三個重點:

1. 做產品不如做爆品

    做到人們一提到這項商品,第一個就想到你。

    做自己的強項,要打中消費者的痛點。

    我想像的痛點是像別人不會做或懶得做的東西,你直接讓他付錢就能擁有,消費者就會很依賴你。

2. 做買賣不如做粉絲

    讓消費著買了之後有參與感,例如小米創的米粉團,讓粉絲感受自己是個幫派,讓粉絲覺得有尊榮感。

3. 做廣告不如做自媒體

    重點就是要讓用戶有感到參與感,不是買了就是結束,買了才是個開始。

    讓粉絲升級,讓粉絲會為你口耳相傳。

 

 

 

第二本是"別自個兒用餐"

 

這本是人脈經營管理的經典。

許景泰提到,通常你第三份工作不會是自己投履歷給公司或是公司在人力銀行找你,而是由你的人脈介紹的。

真的準耶! 我的第三份工作還真的就是靠人介紹的XD

重點就是要主動敲門、主動攀談、主動給予幫助。

克服自己的勇氣,要主動!

健康、財富、孩子,是很好切入聊天的話題,因為這三項是人們最重要的東西。

另外他提到,可以扮演好的中間人,share自己的人脈,會讓自己的人脈有了新的面貌。

還有成為他人的知識經理人。

 

他說在人際關係中有三種類別:給予者、索取者、互惠原則。

給予者就是樂於分享幫助別人的人。

索取者是會去計算別人是否有給予自己什麼的人。

互惠型就像是付錢請老師上課,互相給予對方東西。

 

需離開自己的同溫層。

我想像的同溫層就是跟自己興趣還有頻率特別相近的人吧。

要離開同溫層去拓展不同類型的人脈。

不錯耶~ 可以認識不同領域的人感覺很棒

 

最後,攀談要注意的重點,需要是不會讓人感到有特別目的的攀談,是誠懇的。

 

最後一本是"刻意練習"

 

原來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萬小時練習說的原創者,酷~ 好常聽到卻不知道是誰說的:P

許景泰說這本書是心理學必讀的。

四個重點:

1. 清楚、明確的目的

   目的非常重要,明確也很重要,這樣才知道怎麼刻意的去練習。

2. 好的教練

   讓你有好的練習的質量。

   不是隨便練一萬小時就可以成功,好的教練指導你是很重要的,讓你事半功倍。

   教練不只一位,不同的教練可以帶來不同的啟發。

3. 走出舒適圈,創造環境

   去能夠讓自己有更多好資源的地方,例如去尋找很多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的高手的地方,就能在他們旁邊耳濡目染的學習。

4. 有效即時的反饋機制

   覺得反饋機制很重要,可以即時修正自己練習的方向,減少白做工的時間和心力。

 

有天賦,加上刻意的練習

 

 

真是充實的夜晚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